近些年來,關于白酒的“勾兌”問題一直廣泛受到議論,有了這樣一種說法,說是現在的白酒不安全了,根本不是純糧食酒,都是用酒精勾兌的。其實,勾兌酒作為中國白酒延用了幾十年的生產工藝,可以說在酒行業是根深蒂固的,也是心照不宣的。說中國白酒都是“勾兌”的,一點也不夸張。高端酒使用釀造酒與香精香料勾兌,低端酒采用食用酒精與香精香料勾兌,中端酒采用釀造酒、食用酒精與香精香料勾兌,超低端酒采用陳化糧酒精或薯干酒精與香精香料勾兌。總之中國白酒的勾兌工藝離不開化工合成的“香精與香料”。
勾兌酒對身體有什么傷害?下面咱們先來了解一下白酒所用的香精:
1、醬香型
此香型香精的主香劑是4-乙基愈創木酚、苯乙醇、香茅醛、丁香酸、阿安息酸、3-羥基-2-丁酮。
2、濃香型
此香型香精的主香劑是“乙酸異戊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
3、清香型
此香型香精的主香劑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
其實,優質的食用酒精作為國際通用酒飲品,適量飲用,對身體的傷害并不大。食用酒精是很干凈的白酒。俄羅斯的伏特加就是酒精兌水,只要適量飲用,對身體沒有任何危害。由于消費者對酒的釀造工藝不了解,一談酒精就神經過敏,其實真正給飲酒人身體帶來傷害的并不是酒精,而是化學合成的“香精和香料”。
所以,最初的勾兌,為的是酒口感的穩定,用的是原酒與原酒勾兌,這種勾兌完全是為了口感,沒有一點害處。
但是香精香料勾兌白酒對身體的危害卻很少被人提及,人們往往把過量飲酒造成的傷害歸咎于身體自身原因,作為飲酒人不去追究酒的添加劑問題,因此導致勾兌酒越來越泛濫。
同時,作為酒企為了降低成本,擴大產能,增加利潤,增加市場競爭力,也對添加劑勾兌白酒避而不談,諱莫如深。這樣長期以來,讓添加劑勾兌白酒在國際酒類行業中蒙羞,使中國酒文化很難融入國際酒類市場,只能搞“窩里斗”。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勾兌白酒中允許使用化學合成香精香料多達70余種,還不包括很多酒企非法使用的甜蜜素(去苦劑)、塑化劑(白酒老熟劑)與不上頭香精香料(去痛粉)。這些化學合成的香精香料都是“無機物”,很難被人體吸收排泄,加上酒精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這些化學物質很容易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誘發三高,進入人體的各個器官,大量堆積肝臟導致酒精肝與脂肪肝,堆積在大腦與心臟會導致腦梗與心梗,堆積在胰腺會導致糖尿病,有些有害物質如甜蜜素、塑化劑、糠醛等等會誘發癌癥。
可以說每天有無數飲酒人無時無刻不在遭受著“勾兌”酒的傷害,但是又有多少人為之動容呢?無論是行業內的,還是行業外的,正在上演著“劣幣驅逐良幣”的大戲,大家都沉浸在賺錢的愉悅和飲酒的快樂之中,明明是在飲鳩止渴,但都渾然不覺,麻木不仁。
針對行業亂象,所以文中酒業才提出了“四不兩堅持”的不作添加,踏踏實實釀酒。
感謝關注文中酒業,我們將持續更新白酒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