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酒的生產釀造除了依靠好山、好水、好氣候、好原料,還離不開好工藝。每年的重陽節前后,都是醬香白酒釀造的繁忙季節。辛勤的釀酒人用汗水和技藝,把一顆顆糯紅高梁變成了新的生命形態。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浸醬香精靈的酒,是如何得開始的!
1、潑水堆積
下沙時,在高梁潑上占原料51%-52%的90℃以上的熱水,這個過程也叫潤糧。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這個過程需保證原料吸足水分,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
2、蒸生沙
先在瓶蓖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瓶后見有蒸汽時開始撒料下沙。
要求在1h內完成上任務,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甄后再潑上12%的,熱水(80℃)。
3、攤晾
潑水后的半熟沙,經攤晾、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每瓶加入7.5kg的尾酒(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酒精度為30%V/V)拌勻。
4、堆積
將半熟沙料攤釀之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10%左右大曲粉。加曲粉時應低撒慢樣揚,拌和均勻后即可收堆進行陽發酵。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倒入窖池進行陰發酵。
5、入池發酵
在裝滿半熟沙料的窖池上撒一層薄稻殼,最后用4cm左右厚度紅泥封窖厚發酵30天。在這個過程中,應隨時監控發酵情況,將溫度控制在在35-48℃之間。
匠心古法之重陽下沙!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學習醬酒知識。感謝關注文中酒業,我們將持續更新白酒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