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醬酒市面上各種年份坤沙酒橫行,但坤沙酒每年的實際產量加上往年的庫存量都遠遠低于市面上的流通數量,多出來的除卻碎沙外,剩下的絕大部分屬于“串酒”之列。
那茅臺鎮現在禁止生產的串酒屬于醬酒嗎?又該如何鑒別醬酒中的串酒呢?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醬酒,其次什么是串酒。先簡單解釋一下。
先回答第一個什么是醬酒這個問題。
醬香白酒是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按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具有醬香風格的白酒。
“串酒”則是添加外源酒精和香精香料物質產生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串酒”并不屬于醬酒。
回答第二個問題首先要從“串酒”是如何生產而來的著手
“串酒”分為兩種,一種是“生串”:即用95度-96度的可食用酒精加水降度到53度。
再添加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醛、乙縮醛、乳酸、乙酸和正丙醇即可。
另外一種是“熟串”,即將上述提到的幾種香精香料加入到95度-96度的可食用酒精中,使用氣泵攪勻。
隨后將酒精倒入到地鍋中,通過蒸汽使酒精揮發透過糟醅后蒸餾出來。再按照正常取酒步驟即可取得約等于之前兩倍酒量的“熟串酒”(96度粗略等于53度的兩倍)。
上述加入香精香料目的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為了補齊醬酒所需滿足的理化指標,為了檢測需要;
其二是每種香精香料有其不同的呈香呈味作用,添加之后酒體香氣會稍協調,口感稍厚實, 后味稍長,使其不再像單一的酒精一樣口感寡淡無味,香氣刺鼻無香。
說完“串酒”如何生產之后,現在開始聊聊如何鑒別“串酒”。
我們在品鑒串酒時需把握最主要的一個特性---酒精的特性。
可食用酒精無色、透明、微甜,香氣上的一個最大表現特征是刺鼻性。
串酒”的本質是加了香精香料的酒精,所以“串酒”和酒精在口感和香氣上表現出來的特征幾乎相似,都是帶有香精香料的甜膩感、后味極短、微微灼燒感和微甜。
“串酒”生產出來后,一般會用一些糧食酒作為調味酒,掩蓋其刺鼻味。
而另一些更加“精明”的酒廠在掩蓋“串酒”的刺鼻性時加入的并不是糧食酒,而是“調味劑”,諸如醬香陳味劑、醬香調味酒之類的化學原料。
這類商家企圖以這類較重的香精香料來以假亂真,在“串酒”的基礎上“串上加串”。
特別注意一點,很多人會將“串酒”刺鼻的酒精味和新酒的刺鼻味混淆,從而將串酒理解為新酒。
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區別在于“串酒”的刺鼻味是帶來一種持續性更深的刺激。
而新酒帶來的刺鼻味則是當你深嗅時所出現的一股抵擋鼻腔繼續聞下去的刺激,與前者持續性刺激不同,后者更像是一堵墻抵擋住禁止繼續嗅聞一樣。
鑒別出以上特征后基本上就能很好的把握所購買的這瓶酒是否是“串酒”了。
感謝關注文中酒業,我們將持續更新醬香白酒相關資訊。